“当孩子们踮起脚尖,城市自会俯身倾听。”这是保定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儿童友好研学院院长、儿童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研学活动策划人谭静常挂嘴边的话。作为2025年保定市“巾帼合伙人”称号获得者,她多年深耕儿童教育实践,让儿童从“被动受益者”转变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参与者”。
2021年,保定市正式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全市统筹规划、全程多元参与、全域系统推进,努力建设京津冀最具特色的儿童友好城市。从那时起,从事多年儿童教育的谭静便萌生了让儿童发声,参与城市建设的想法,儿童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研学活动应运而生。
谭静创新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研学矩阵”,推出三大主题研学品牌:在“跟着红色电影去研学”中,孩子们登上狼牙山、泛舟白洋淀,于五勇士纪念碑前感悟家国情怀;通过“跟着课本去研学”,保定军校的砖墙、古莲花池的荷影就是立体教科书,激活《荷花淀》中的燕赵文脉;在非遗工坊,孩子们亲手体验曲阳石雕的凿刻、保定老调的吟唱,从定瓷冰裂纹中读懂中华文明的韧性。
这些活动累计覆盖万余名青少年,更衍生出“大国少年·共创未来”社会实践大课堂等品牌项目,相关成果被央视频专题报道。
谭静深知,儿童友好需要跨区域资源联动。她主导的“京津冀妈妈力量”家庭成长营,整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智库资源,形成“专家智库+妈妈导师+志愿服务”三位一体模式,构建起协同育人网络,使“家校社”共育理念在京津冀大地生根开花。
2024年11月28日,谭静有了新身份——保定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儿童友好研学院院长,当天京津冀小小责任规划师联盟成立。联盟成立后,借助京津两地丰富资源优势,鼓励儿童参与公共事务和城市空间建设,提升儿童权益意识,形成儿童优先、尊重儿童的良好风尚。
“一米高度看保定,绝不是空话。接下来,我们计划带领小小责任规划师走进西鲁岗污水处理厂、儿童公园等,让孩子们真正了解、参与到城市规划中。”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孩子们将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为城市发展贡献智慧,进一步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今年3月中旬,谭静组织保定小小责任规划师与加拿大、新加坡华裔新生代开展非遗体验活动,驴肉火烧与芦苇画成为文化纽带,让国际友人通过儿童视角读懂保定。
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困境,谭静发起“儿童友好爱心书吧”捐建项目,目前已在我市6个县区建成30个乡村爱心书吧,捐赠图书3万多册,搭建起乡村儿童认知世界的温暖桥梁,用知识照亮成长之路。
“儿童友好不是选择题,而是城市文明的必答题。”谭静表示,希望将保定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中国方案,让每座城市都为儿童俯身倾听。
来源:保定日报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唐尧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ongnian.cn/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