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局面,中共保定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在保定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千万人、一条心,协同发展加速推进,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城市建设蝶变焕新,民生保障务实高效,在保定大地上镌刻了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时代华章。
市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政协党组汇报,审议年度协商计划,部署重要履职事项,党晓龙书记经常性指导政协工作,带头出席政协重要会议,听取委员建议,给政协工作指方向、明任务、教方法。闫继红市长持续深化政府政协联席协商机制,推动委员建议高效转化。
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履职工作中着力把握了三个重点。
一是在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羯鼓催花。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强调,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我们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推动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要求,抢抓京津冀三地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在冀召开机遇,积极争取联席会成员来保定调研考察,党晓龙书记系统介绍我市汽车产业优势,赢得与会代表广泛称赞。市政协作为基层政协委员,就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深度协同作典型发言,得到与会全国政协、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领导认可,履职成果在人民政协网专题播出,为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助力。围绕国际医疗基地建设深度协商调研,提出引进国家和京津优势资源,服务市民疑难危重症和高端市场;引领市域现有医疗机构发展,提升服务保障广大群众能力的“双引双服”建议,为国际医疗基地建设提供路径参考,为我市疏解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工作受国务院通报表扬贡献力量。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六城市(区)政协合作机制,推介保定文旅产业,提高保定知名度。全国两会期间,通过住冀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加快京津冀医疗一体化、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等提案素材,被大会受理立案,并转有关部委承办。成功保障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在保定举办,组织各级委员宣传汇报保定品质生活经验做法,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好评。
二是在落实市委向上突围要求中挺膺担当。围绕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积极开展庆祝活动和履职实践,我市作为唯一基层政协委员,在省委座谈会上,汇报保定协商民主建设特色亮点,得到与会领导肯定。围绕加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规范提升委员工作室525个,引导广大委员用成熟的协商理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在救灾重建、社会治理一线发挥作用,相关做法在省两会上作大会发言,受到省领导的关注,在全省政协系统推广。围绕重大民生关切深入调研,在省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上,提交了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被作为典型案例,在省电视台《冀在协商》栏目深度报道。破解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探索形成的专委会梯次队伍建设模式,受到省政协领导表扬。围绕文化旅游带建设,在太行山五市政协联合协商会议上,全面推介太行山步道、保定小院等文旅爆品,得到省政协和各方好评。
三是在协商民主实践创新中争先进位。聚焦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功能建设,健全完善制度82项。聚焦激发委员履职热情,建立委员综合履职评价体系,全面涵盖提案、调查研究、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新闻宣传等重点工作。通过交流座谈、典型引路、通报表扬和现场观摩等方式,以制度机制激发履职活力,各项重点工作在全省位列先进。提案工作在全省首创党内党外主席联名报送机制、全覆盖督办协同推进机制,全年662件立案提案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社情民意信息省政协年度采用114件,省领导批示16件,全省第一;媒体宣传工作在省级以上媒体刊稿253篇,市级以上831篇,总数全省第一;多项工作在省政协系统作典型发言21次,受省政协通报表扬23次,居全省前列。
一年来,市政协常委会聚焦专门协商机构主责主业,认真落实市委批准的年度协商计划,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一)思想政治根基筑得更牢。深刻认识政协是党领导的政治组织,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一是以“第一议题”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纳入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学习性党组会、主席会、常委会52次,开展委员读书活动38次,组织重要会议精神宣讲和政策解读会23场,带动委员和界别群众参与学习36319人次,把牢政协系统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牢固。二是以“第一要务”强化党的领导。自觉把政协工作置于市委领导之下,凡是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政协党组都引导广大委员和各界群众及时传达贯彻,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凡是政协重要履职事项都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全年共向市委请示报告86次。定期研究政协党建工作,深化“三联三带”工作机制,市政协6级党组织政治职责更加明确。认真落实市委交办的参与房地产化解、招商引资和包联县等工作。三是以“第一遵循”强化纪律建设。坚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精心组织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举办读书班、党课辅导、专题党日等形式,原原本本学《条例》,扎扎实实补短板。支持派驻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工作,认真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研究部署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二)服务大局质效做得更优。认真组织实施年度协商计划,全年开展协商96次、调研112次,形成履职成果89件。一是聚焦产业升级建言献策。围绕市委“7+20+N”产业体系,开展政协全会集中协商,收到提案703件,大会发言325篇,57项建议被市委市政府吸收采纳。围绕先进制造业、高端装备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国际医疗基地建设等议题,召开政府政协联席会、常委会等议政性协商5次,专家深度协商26次,形成报告27篇,为党政决策提供依据。二是聚焦城市转型尽智出力。围绕城中村改造、文化软实力、灾后重建、和美乡村建设等议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召开双月专题协商座谈会6次,组织各类对口协商、联动协商、界别协商69次,形成有价值的建言报告19篇。围绕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助力我省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等议题,与省政协开展联合协商,探索联动协商模式。三是聚焦民生改善添砖加瓦。围绕生活垃圾分类、长护险应用、文化旅游和食品产业等民生事项,开展微协商、云协商500余次。引领组织4500多名市县政协委员,开展捐资助学、技术培训、法律援助、项目帮扶等服务为民履职活动1500多次,带动界别群众13000多人,收集社情民意素材3600多条,助力解决民生实事1100多件。
(三)凝聚共识同心圆画得更大。坚持以团结固共识、以共识促团结,积极为改革发展聚合力。一是引领社会各界“聚”起来。主席会议成员走访看望委员835人次,邀请党外委员谈心谈话617人次。聚焦全市重大项目推进、重点工作落实、重要问题解决,组织住保省政协委员、党外委员和党派代表,开展专题视察13次、协商式监督11次,引导委员切身感受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巨大成就,极大增强了各界群众信心和底气。二是密切交流互动“联”起来。把邀请各党派、工商联参加政协协商座谈、专题调研、监督视察等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举办界别代表人士、重点关切问题座谈会10次,推动237名中共党员委员同365名党外委员建立常态联系。发挥民族宗教界委员优势,就建立健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等内容,开展联合调研视察13次。引导保定籍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及港澳台同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凝聚共识和力量。三是促进文化文史“活”起来。以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为契机,发挥市政协文史馆教育阵地作用,分批次组织市县政协委员参观见学,激发履职热情。创新文史资料编撰和利用工作,刊载播放“画”说保定史料31期,举办历史文献和书画展6次,吸引观展群众6000余人。
(四)专门协商机构建得更强。坚持固本培元强基础,不断提升委员和干部能力素养。一是加强委员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通过重点培训、专业培训、全员培训,把学习贯穿委员履职全过程,实现602名市政协委员培训、履职全覆盖。推进机关干部“月比武、季擂台”形成制度,展示交流89人次,撰写体会文章163篇。服务、协调、落实能力持续增强,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直模范机关建设标兵单位”。二是加强专委会建设。构建专委会核心成员保运转、组成人员常协商、入委委员共履职的“5+25+70”队伍建设模式,有效开展协商、调研、监督、视察等工作,专委会基础作用和专业能力明显提升。三是加强系统联动。主动向省政协及对口部门沟通汇报,组织各级委员参加全国政协、省政协重要会议、重点履职活动23次,高标准保障全国政协和省市政协来保调研48批次。召开县(市、区)政协主席、秘书长座谈会8次,专项调度21次,上下联动、互促共进的履职氛围形成常态。
各位委员,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中共保定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有短板和不足,理论研究仍需深入,协商建言前瞻性、实效性仍需增强,队伍建设仍需加强等,需要认真研究改进。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党晓龙书记从全局的高度对政协工作给予鼓励和鞭策,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协常委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围绕“新颜值、新消费、新产业”,更加注重凝心聚力,更加注重协商质量,更加注重队伍建设,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贡献力量。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理论武装中不断增强政治素养,把握政治属性,牢记政治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广泛共识,正确体现市委意图,全面落实市委部署。深化党建引领,认真执行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强化巡视整改责任落实。
(二)进一步提升协商建言质量。对照市委批准的年度协商计划,依托“11256+N”协商体系,围绕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攻坚新颜值、决胜“十四五”,开展广泛多层履职协商。紧扣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八个坚定不移”目标,围绕打造新消费场景,开展政府政协联席协商。围绕京津冀产业集群深度协同、太行山文化旅游带建设,开展区域联合协商。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组织委员建言献策。紧贴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创新共享智造新模式、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发展,开展市政协常委会议政协商。围绕深化对外开放、和美乡村建设、文旅产业融合、餐饮消费新场景、打造乐享保定人居环境等,开展双月深度专题协商。完善提案办理协商制度,探索提案分层分类督办机制,不断提升提案办理质效。探索社情民意信息链接群众生产生活机制,把信息采集点设在工厂社区农村一线,引导委员在界别群众中发现挖掘信息,把群众所急所盼,化为政协所思所为。
(三)进一步提高凝聚共识成效。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完善谈心谈话、联系走访、委员约谈等机制,为各民主党派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加强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联谊,密切与民族宗教界委员联系,在协商联谊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开展委员工作室服务为民提质行动,进一步建好用好委员工作室。创新政协系统思想宣传工作模式,发挥好政协文史馆教育基地作用,弘扬优秀文化,凝聚人心力量。围绕“十四五”规划落地、民生实事群众感知度等,组织好党外委员专题视察、界别委员联合视察、专项民主监督等履职活动,探索建立委员担任特约监察员、特约监督员等协同工作机制,厚植广泛社会基础。
(四)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持续加强专门协商机构队伍建设,优化委员学习培训制度,常态化组织委员培训和读书活动。完善人才库成员参与深度协商机制。健全“1+5”委员履职评价体系,合理确定委员参加调研、提交发言或调研报告、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频次和数量。锁定“在省政协系统有排名的工作争前三,没排名的出亮点”目标不放松,持续推进提案、社情民意、新闻宣传、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等重点工作向上突围。深化专委会“全员入委”制度化运行机制,探索跨专委会、跨界别、跨领域、跨部门的融合协商工作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县(市、区)政协主席、秘书长座谈会,以及重点工作调度、重要成果观摩等工作机制,以履职创新链打通联动工作链,形成全市政协系统高效运转履职闭环。
各位委员,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奋发有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保定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保定日报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唐尧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ongnian.cn/4352.html